打造中国方案,普华基础软件推动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当下,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开源、开放的操作系统内核,以支撑全新技术架构的软硬件创新。
6月17-18日,2024首届中国(重庆)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在重庆召开。本次大会充分探讨了我国汽车软件和芯片产业发展状况,并达成构建开源、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共识,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华基础软件)、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协办,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承办。
作为致力于车用基础软件与通用基础软件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平台,普华基础软件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道,联合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10余家整车及芯片企业启动开源共建仪式,点亮“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计划”,宣布“龘”微内核(EasyAda)项目通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TOC评审,成为基金会孵化筹备期项目。
与此同时,普华基础软件宣布启动“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2023年5月“龘”微内核(EasyAda)开源项目发布后,国内首个规模化、量产级的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
“我们有责任尽快打造一个以开源内核为基础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系统中国方案。”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所言,中国已成为智能汽车的最大市场,但中国车用基础软件的开发,都是建立在国外的现成的开发系统上,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对此,普华基础软件身先士卒,成为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的核心力量。
呼吁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系统中国方案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汽车基础软件和汽车芯片作为其灵魂和大脑,作用愈发突出,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车用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正成为支撑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智能化随着的不断提高,应用软件研发和迭代日新月异,成为车企品牌推广中的展现热点。
因此,汽车软件的研发高度活跃,加入的生态伙伴越来越多,全社会投入的人力财力巨大,成果积累也越来越厚,成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新的产业增长点和创新高地。
另一边,中国品牌汽车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规模超过三千万辆,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其中30%是新能源汽车,达到L2级以上自动驾驶的车辆超过50%。智能汽车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机遇不断涌现。
不过,车用基础软件的应用和研发也引起业界的担忧。如付炳锋所言,“万丈高楼建在沙滩上”,因此业界近年来不断呼吁重视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和研发,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可控的开源操作系统,尤其是在芯片底层的内核操作系统。
从更高层面来看,加快发展智能汽车基础软件既是顺应技术变革,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打造未来发展动力源泉,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客观需要。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对操作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用操作系统必须能支持异构、高算力芯片,具备高安全、高性能的特点。
开源作为新型生产方式,以其开放、共享、协作的特性,正成为加速基础软件迭代创新和生态共建的重要途径。早在2023年2月1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发布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作为开源计划核心发起单位之一,普华基础软件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汽、东风、长安、中汽创智、中电科32所、西部智联、地平线、芯驰、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电子科技大学等企业和高校,结成开源共建伙伴,实施开源计划。
评论区域